建国后,三峰寺连遭三次火焚。三峰寺原有的寺院既无法满足信众正常宗教生活需要,也与寿宁县重点寺院的地位不相称。寺院僧众发心按药师佛道场的职能扩建寺院,把三峰寺建成一座践行药师佛十二大愿、在全国佛教界有影响力的丛林。[2] 1958年该寺经省批准为对外开放寺庙;1982年重建大雄宝殿;1983年在省、地、县党政部门及各界人士的大力资助下,仿照原寺格式,重建了大雄宝殿、天王殿、钟鼓楼。之后,相继新建了斋堂、藏经楼、僧寮等。1986年1月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;抗日战争时期,福州鼓山涌泉寺老僧明洁法师(北京朝阳大学法律系毕业,学士),在此寺任住持,并担任寿宁县佛教分会第二届理事长。1985 年改建三峰寺大雄宝殿时出土有一高52厘米、宽27厘米、长32厘米的石香炉,炉身正面刻“三峰寺”3字,背面刻有龙的浮雕图案,炉耳刻“大宋开宝乙亥年孟秋月僧献”。1999年,县政府拟十年规划,组织民间投资,在三峰寺周边建造公园,占地面积40.4公顷。2000年,公路已修通直达寺门,并修建了望成亭、长寿亭以及弥勒菩萨塑像等。2006年5月1日启建“祈祷世界和平、社会和谐、延寿安宁”药师法会七永日,在全国率先建立专门弘扬药师法门的专业道场。檀越施主慷慨解囊捐资。寺院根据立地条件进行整体规划设计,整个建筑仿唐风格,集寺院园林于一体,既能满足僧侣修行、佛教信众活动,又能满足各界人士休闲游览的需要。 2006年5月2日三峰禅寺药师殿举行奠基典礼。截至2015年12月,药师殿、僧舍、静养院、关房已完工,钟鼓楼、天王殿、山门、佛教文化广场等还在修建中。寺院总占地10000多平方米,总投资约3000万元,以三峰寺为中心,建设了三峰公园。三峰公园的建成,为三峰寺增添了新的景点,它将成为寿宁县城关人民休闲、游览的好去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