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宋高宗年间(1127-1161),乡里善信与寺僧化募,再扩建殿堂多座,寺产田地山林数百亩,僧伽五百人,躬耕自给。1997年在中轴线重建殿堂时,出土原有的古砖瓦,基石等寺院遗物,经考古学家鉴定,确系唐宋文物,现水库边水田,群众仍称和尚大土丘田,足可佐证。明万历年间(1573-1620),西峰寺遭火焚,湖洋刘姓乐虞、辉荆三族贤,布施四产,修建寺院,供养三宝。明代天启,崇祯年间(1628~1654)西峰寺僧怀玺还挂锡五里街吾东龙湖岩,重建岩寺,有张瑞图题匾。清康熙乙亥(1695)年,西峰寺比丘觉长与怡山法师等,出资重刊《六祖坛经》木刻本,现板藏鼓山涌泉寺。清乾隆年间(1736-1795),西峰寺毁于白莲教。咸丰年间(1851-1861),乡贤善信重建殿堂。同治年间(1862-1874),西峰寺又遭回禄之灾。1936年刘姓章炊族贤从马来西亚坡集资回梓,发动乡亲,再建殿堂一座。西峰寺始建至今已有一千一百多年的历史,历代几经兴废。为保护文物古迹,继承和发扬佛教文化,开辟旅游景区,有识之士,发心重建,於公元1996年组成西峰寺重建会,公推港胞刘其吹为会长,主董重建工作。在海内外化募集资,八方善信,热烈响应,踊跃捐资。重建程序采取整体设计,分期分批实施。至2002年已建成五殿四楼,即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观音殿、地藏殿、祖师殿、功德堂楼、客堂、钟楼、鼓楼。殿堂金碧辉煌,蔚为壮观;敬塑佛、菩萨、罗汉金身45尊,庄严慈祥,神态逼真,栩栩如生。殿堂依山傍水,前眺群山拱向,五龙朝圣。让人感到博大精深,底蕴幽远。寺映湖光,金波炫长空之日,实乃尘境中之净乐土也。此外,尚有伽蓝殿一座,西峰塔一座,内山门,外山门,莲花池,阳山岩,玉山阁,水泥公路等建设项目,有待善信结缘捐建,功德无量。西峰寺系古老寺院,以弘扬佛法,结缘八方而著称,接待过许多名人和高僧如:留正、留从效、朱熹、蔡襄、颜延榘、陈知柔、庄际昌、虚云法师、弘一法师等。如今它又以崭新的风貌迎迓四方人士和善男信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