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文宗太和六年(公元832年),白居易将给密友元稹撰写墓志铭的润笔费,捐修香山寺,并撰写了《修香山寺记》。名人名山名寺,相得益彰,使寺名大振。白居易还把自己在洛阳12年所写的八百首诗,编为十卷,取名《白氏洛中集》,放在香山寺藏经堂内。白居易曾常住寺内,自号"香山居士",和胡果、吉皎、郑据、刘真、卢负、张浑、李元爽、僧如满等结为"香山九老公"。唐会昌六年(公元846年0,白居易病逝旧居履道里,家人遵嘱将其葬于香山寺北和满师塔之侧。
自盛唐至民国,香山寺声名远播。不少高僧大德如唐代章安大师,宋朝真应大师、介愚大和尚,元朝中峰禅师,明末憨山大师、莲池大师,清朝的玉琳国师及近代弘一大师、虚云老和尚等大德高僧,曾先后驻锡香山寺,弘扬佛法。其中,弘一大师专为香山寺题“香山古刹”额。
“文革”期间,寺宇建筑被拆毁。改革开放后,党的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落实。经佛教界人士及信众的要求,镇海区民宗局于2002年7月5日批准香山为宗教活动场所。同年7月24日,经宁波市民宗局批复同意恢复开放。10月10日,香山寺举行了隆重的奠基典礼。重建中的香山寺,恢复唐朝寺庙建筑风格,主要建筑有:山门、天王殿、大雄宝殿、金佛殿、智度石窟、藏经楼、香山阁、伽蓝殿、祖师殿、禅房、僧房、香客房、钟楼、鼓楼等。寺内规划有八景:香山八佛、石岩流香、佛足、达蓬佛堂、佛香阁、智度石窟、空谷传声、净水云渡等。
香山教寺掠影
(更多佛教佛学资讯活动请访问寺院在线 www.siyuanzaixian.cn 微信公众号:寺院在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