寺院在线温岭讯(普慧、善远) 2016年10月29日,1985版经典电视剧《济公》主演游本昌老师开示活动在浙江温岭金山福慧寺隆重举行。次日,由游本昌老师倾情主演的话剧《弘一法师:最后之胜利》演出与拍摄活动在温岭影视城举行。寺院在线记者普慧等工作人员赴现场采播了本次活动盛况。

 游本昌老师本次开示活动主要为信众讲解他对大乘佛教教义的理解,介绍了济公(道济禅师)的事迹。游本昌老师说,大乘佛教的教义某种程度理解就是济世为公。济公、济公,就是济世为公,任何人只要济世为公就是现代社会的活济公,人人都可以是活济公,而有高度觉悟就是至圣至贤之人。

(浙江温岭金山福慧寺游本昌老师说佛现场 来源:寺院在线)

(浙江温岭金山福慧寺外景 来源:寺院在线)

游本昌

游本昌(Benchang You),江苏泰州人,1933年9月16日出生于海陵区,自小姐妹六人中是唯一的男孩,是一位表演艺术家。

1956年他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毕业后,分配到中央实验话剧院任演员。1985年因主演由杭州电视台和上海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经典电视剧《济公》而走红。1988年主演电影《姑苏一怪》。1994年他创办北京本昌艺术传播中心。 2000年出演哑剧《游先生哑然一笑》。 2003年主演电视剧《清明酒家》。2005年与出演电视剧《宝莲灯》。2009年游本昌自导自演电视剧《了凡》。2010年,他接连出演电影《剑雨》和《刀见笑》。2011年主演电影《刀见笑》。2012年出演电影《画皮2》。

游本昌老师 来源:百度百科)

(游本昌老师 来源:百度百科)


济公-南宋高僧

济公(1148年-1209),汉族民间信仰之一,旧时冰窖业、杂技业所崇拜的行业神只。济公原名李修缘,南宋高僧,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,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。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,貌似疯颠,初在杭州灵隐寺出家,后住净慈寺,不受戒律拘束,嗜好酒肉,举止似痴若狂,是一位学问渊博、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,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,杨岐派第六祖,撰有《镌峰语录》10卷,还有很多诗作,主要收录在《净慈寺志》、《台山梵响》中。懂医术,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。他好打不平,息人之诤,救人之命。他的扶危济困、除暴安良、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,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。"酒肉穿肠过,佛祖心中留"是济公活佛流传下来的一句话,但是大家仅知"酒肉穿肠过,佛祖心中留"(这句话几乎成了很多人为了口福,贪嘴吃肉的理由和借口。甚至有些人见到学佛人吃素,则说:"何必执著,佛都说了酒肉穿肠过,佛祖心中留"。这种说法贻害匪浅,使很多人混淆了圣凡、德性和修德,是邪见。),却不知济公活佛还有后一句"世人若学我,如同进魔道"他曾说:"学我者下地狱。

(济公 来源:百度百科)

(济公 来源:百度百科)

降龙罗汉(十八罗汉之一)

十八罗汉的第十七位,即是「迦叶尊者」,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钦定的。据《法住记》说,以上十六位罗汉是佛陀的十六位大弟子,佛命他们常驻人间普渡众生。另一说法是第十七位罗汉是《法住记》的作者「庆友尊者」。

(降龙罗汉 来源:百度百科)

(降龙罗汉 来源:百度百科)

十八罗汉(佛教十八位尊者)

十八罗汉是指佛教传说中十八位永住世间、护持正法的阿罗汉,由十六罗汉加二尊者而来。他们都是历史人物,均为释迦牟尼的弟子。十六罗汉主要流行于唐代,至唐末,开始出现十八罗汉,到宋代时,则盛行十八罗汉了。十八罗汉的出现;可能与中国文化中对十八的传统偏好有关。

据佛经记载,十八罗汉原只有十六罗汉,都是释迦牟尼佛的得道弟子,后来在十六罗汉的基础上发展成十八罗汉。关于十八罗汉后来补上的两位罗汉,说法不一。

一说是著《法住记》的庆友和尚与译经和尚玄奘。前蜀张玄和五代僧人画家贯休分别画了十八罗汉图,宋代时,苏东坡分别为上述的画赋诗题赞。认为十八罗汉中的第十七尊罗汉是“庆友尊者”,也就是《法住记》的作者,第十八尊罗汉是“宾头罗尊者”(为第一尊罗汉的异名。)一说是伽叶与布袋和尚。清朝皇帝乾隆则定十七罗汉为降龙罗汉(即伽叶尊者),十八罗汉为伏虎罗汉(即弥勒尊者)。在民间工艺品的十八罗汉,多为降龙罗汉、伏虎罗汉。生龙活虎,造像形象生动。

释迦牟尼身边十六个修行者。是佛经中提到最多的一组罗汉。佛涅槃后,曾令十六大阿罗汉永住间,济度众生。

现存最早记载所有十六罗汉名字的汉译佛典是《大阿罗汉难提密多罗所说法住记》,由唐代高僧玄奘所译,难提密多罗是梵语音译,意译为“庆友”,十六罗汉即宾度罗跋惰、迦诺迦伐蹉、迦诺迦跋厘惰、苏频陀、诺讵罗、跋陀罗、迦里迦、伐罗弗多罗、戊博迦、半托迦、罗怙罗、那迦犀那、因揭陀、伐那婆斯、阿氏多、注荼半托迦十六尊者。

由于十六罗汉的生平资料很少,自《法住记》译出以后,十六罗汉受到佛教徒的普通崇奉,其造像也逐渐流行起来,但是《法住记》中并没有对十六罗汉的的相貌进行具体描述,造像者根据佛教常识,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僧人形象,进行艺术夸张,塑造出了清奇古怪的罗汉形象。关于十六罗汉的图像,最早的是《宣和画谱》的记载,后梁张僧繇画有一幅十六罗汉像;关于十六罗汉的雕刻,最早的是杭州烟霞洞吴越国吴延爽发愿造的十六罗汉圆雕坐像。此外,苏州用直保圣寺、山东长清灵严寺保存有北宋塑造的罗汉像。

(十八罗汉 来源:百度百科)

(十八罗汉 来源:百度百科)

大乘佛教

大乘佛教指能将无量众生度到彼岸,佛教中用马车来比喻度众生的工具,大乘的相应梵语是"Mahayana",是大的车乘之意。在佛教声闻,缘觉,菩萨的三乘教法中,菩萨乘(或佛乘)为大乘教法。大乘佛教亦称"大乘教",略称"大乘",梵文音译"摩诃衍那"、"摩诃衍"等。

传达摩西来,初到东土曾赞叹"东土神州,好一派大乘气象!"中国汉地佛教,自隋唐以来,一直即以大乘佛教为主。汉传佛教也事实上成为大乘佛教的主要发展与承传者,并弘扬到日本、韩国、新加坡等世界各地。而北传佛教的另一支晚些时候传入西藏,蒙古等地,形成藏传佛教。到近代,学界一般将大乘佛教专指汉传佛教。

历史上最早的“大乘佛教”可以追溯到一万八千多年前的古象雄王朝,古象雄的王子幸饶弥沃如来佛祖(释迦牟尼佛前世“白幢天子”的师父),为了救度众生而慈悲传教了“古象雄佛法”,也就是“雍仲本教”(简称“本教”),“雍仲本教”是幸饶弥沃如来佛祖所传的如来正法。雍仲本教的《甘珠尔》其实就是藏族一切历史、宗教和文化的滥觞与源头。

(大乘佛教 来源:百度百科)

弘一法师(李叔同) 

李叔同(1880—1942),又名李息霜、李岸、李良,谱名文涛,幼名成蹊,学名广侯,字息霜,别号漱筒。

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、美术教育家、书法家、戏剧活动家,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。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,担任过教师、编辑之职,后剃度为僧,法名演音,号弘一,晚号晚晴老人,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。

1913年受聘为浙江两级师范学校(后改为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)音乐、图画教师。1915年起兼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音乐、图画教师,并谱曲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首校歌。

1942年10月13日在福建泉州开元寺圆寂。

(弘一法师 来源:百度百科)

(弘一法师 来源:百度百科)

(摄影记者:普慧 编辑:善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