寺院天天在线、福慧日日增长
收藏本页
设为首页
首页>

从“仁”看人,看社会百态

分享到:

已结束
报名时间: 2017/07/04~2017/07/07
地点 : 上海市普陀区旋北路清水湾大厦20楼2008室
主办方 : 寺院在线
报名人数 : 0/30
已报名用户

详情

前情回顾:

我们是凡夫,父母也是,不能面面俱到,不能求全责备。同样对岳父岳母公公婆婆,也不要因为习俗理念而冲突。一方水土养一方人,慢慢相处包容修正。不要先顾公事外人,忽视了父母兄弟姐妹。真有事情,还是他们最真。最担待自己的人,越不能不珍惜珍重。



“仁”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,孔子把“仁”作为最高的道德原则、道德标准和道德境界。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,是对子与父、君与臣以及国与国关系的伦理总结,因而具有很丰富的内容。从另一个角度说,仁学思想的产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,生产力的发展必然促使生产关系的变革,这种社会变革引起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剧烈变化,是社会百态的折射。



穿越五千年的人类社会文明史,时代发展到今天,“仁”的意义,已经从传统的理论:“夫仁者,己欲立而立人,己欲达而达人”逐步的升华为高于儒家思想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“为人民服务”,“为促进时代发展而修身立本”的新时代高度。如此高的“社会地位”也体现了“仁”的重要性。



那么,这次我们就跟着徐老师一起学习“仁”的精髓之处,不要让我们的视界只停留在原步。


第三讲|《论语》之“仁”之精髓

讲师 |徐培石

时间|2017.7(周五)晚19:00-20:30

地点|上海市普陀区凯旋北路清水湾大厦20楼2008室


数千年文化的积淀才为我们留下了如此巨大的财富,我们也应该承担起历史的使命把“仁”的思想传承下去,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从中受益。


| 关于我们 |  联系我们 |  公司简介 | 360网站安全检测平台|  沪ICP备16010844号-1 |
copyright [@] 2009-2021 www.siyuanzaixian.cn,All Rights Reserved
消息 ×
请输入商品数量
×